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跌到了自己爬起來?

開欄導讀  去年本欄介紹樂樂媽媽對樂樂的智力啟蒙教育,受到讀者喜愛。今年,我們開闢「培養好性格」專欄,和讀者一起關注幼兒良好個性的培養。
對幼兒的智力啟蒙是整合在生活中進行的,良好個性和性格的培養更離不開日常生活和周圍環境。比之智力啟蒙,幼兒個性和性格培養,是一項更複雜的長期工程,效果也不如智力啟蒙「立竿見影」,但個性、性格的培養、發展與智力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願您的孩子和樂樂一起健康、快樂地成長吧!
養成好性格(一)
跌倒了自己爬起來
文/俞 群
樂樂學步時,特別喜歡自己走。當然啦,額頭上跌個包是輕的,磕破皮,跌出血也在所難免。俗話說「跌一跌,大一大」,哪個孩子沒跌過跤?
樂樂跌倒了,不太哭,他會昂起頭,四面看看,就近爬到桌椅或牆根邊上,然後自己爬起來。有趣的是媽媽,即使在樂樂邊上,也不扶他,只說:「樂樂很能幹,自己會爬起來。」樂樂就扶著媽媽的腿吭吃吭吃爬起來。媽媽這樣做是因為她知道對於樂樂,自己爬起來不僅是全身運動,全身鍛煉,而且有助於培養樂樂頑強、獨立、機靈的個性品質。
實際上,早在學步之前,媽媽就有意識開始了這種性格和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樂樂的床是由1平方米左右的半張折疊床改裝的,四面用粗的尼龍繩編成的網眼圍欄。樂樂在網欄裡睡覺、玩耍,隨著月齡增加,樂樂無師自通,從仰臥到俯臥,從躺到坐,從趴到翻、滾、蹲、爬,直到扶著網欄站起來,再扶著網欄橫桿從床這邊移動到那邊。10個月的時候,樂樂甚至會踩著網欄繩,抓著網欄杆,獨立攀摘網欄頂上的玩具。直到小床容不下他的折騰。
媽媽決定把樂樂從網欄床上移到地上。媽媽整理好房間,把地上的危險物搬開,大床底下打掃得一塵不染。樂樂的「運動場」大了好幾倍,樂樂一下地就行動自如,他在「網床」上早已練就了一雙結實的腿和小猴般的機靈。
媽媽常說,有自制力的母親才能培養出自信、獨立的孩子。當孩子跌破頭,磕出血的時候,父母當然是心疼的。
可「傷痛已產生,兒童必須忍受,如過於驚慌,只能使他更覺害怕和更加神情緊張……」這是一位教育專家的告誡。
媽媽看到樂樂受傷,雖然也心疼、心慌,但總盡量控制自己,表現出平靜的樣子,一邊仔細擦看傷口,一邊視實際情況,或轉移樂樂的注意力,或給予安慰。一天中午,樂樂去鄰居家看菊花,因跑得太快,一跤跌在菊花盆上。媽媽聽見哭聲,連忙跑過去,只見樂樂滿嘴是血,鄰居嚇得不知所措。媽媽的心一下子抽緊了,突突地狂跳起來。但媽媽極力告知自己:要鎮靜!她輕輕抱起樂樂,說「媽媽看看,摔在哪裡了?」媽媽拭去樂樂嘴邊的血,看清楚是下唇磕破了,稍稍放了心。一邊安慰樂樂,一邊給樂樂洗臉,樂樂也很快平靜下來。
媽媽看樂樂的嘴唇已經止血,就蹲在花盆邊,問樂樂,剛才跌在哪裡了?為什麼會跌到?意在讓樂樂記住在花盆邊走路要小心。
別以為幼小的孩子不會吸取教訓,其實,像「花盆、砰、痛」,這樣的過程他們會記住的。重要的是不要對孩子進行誤導,如「都是花盆不好,媽媽打花盆!」這樣做,客觀上雖有轉移孩子注意力的作用,但久而久之,會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外歸因」,把自己的失敗都歸因於環境或他人,而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顯然,習慣「外歸因」的人比習慣「內歸因」的人欠缺主動進取精神,因為他們覺得,事情成敗都是外界決定的,自己是無能為力的。

愛心提示
為學步期幼兒創設一個安全、衛生的「地面運動場」,要注意電插座的處理,防止孩子用手指或小東西去扣;瓶瓶罐罐、剪刀鐵器要移去,以免誤傷孩子;紐扣、硬幣等細小東西要放好,以免孩子誤入口中。讓孩子在地上隨意爬,床、桌椅底下,是訓練他們體能和身體靈巧以及機智、決策等個性品質的好場所,要誘發孩子去爬,去鑽。

小貼士
學步兒個頭小,一般跌倒摔不壞,也不太疼。而成人往往從自己的體驗出發,或出於思維定勢,總把跌跤看得很嚴重。當然,跌倒了,孩子難免哭幾聲,這是很正常的。問題在於父母習慣慌慌張張地把孩子抱起來,結果反而加劇了孩子對「跌倒—疼痛」的情境體驗。以至有些孩子甚至「退化」成自己不會爬起來,非等大人抱他不可。孩子的依賴性格從中養成,父母卻渾然不知。
孩子跌倒了讓他自己爬起來,對其健康成長的意義怎麼強調都不會過分,如體力、靈巧、獨立、意志、毅力、忍耐等等都在「自己爬起來」 的過程中得到訓練,甚至智慧、觀察、決策等也在其中得到培養。一個幼兒跌倒時,他要忍住疼痛,向四周觀察有沒有可以扶的物體,然後決定以哪個作為可扶物,並爬向可扶物,再努力爬起來。啊,我站起來了!這就是孩子最早的成功體驗,如果這時得到父母的稱讚,就更加深這種成功的愉快體驗。一個人的獨立、自信、樂觀從這時候開始萌發。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