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哈密絲路烽燧[新疆哈密]

烽燧是古代的報警系統,它往外與長城並存,組成一個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但也有獨立存在發揮預警防禦作用的,新疆境內的烽火臺就是最好的例證。新疆的烽燧遍佈天山南北,它們與絲綢之路中道與北道走向一致,起到了護衛絲路暢通的重要作用。目前哈密地區尚保留各時代的烽燧共51座,是新疆保存烽燧最多和最好的地區。其中尤數巴裏坤縣保存的烽燧數量最多,共有29座,哈密市和伊吾縣則分別有19座和3座。

哈密地區最早的烽燧建於唐代,現境內尚遺存唐烽燧4座,這就是哈密二堡的拉克蘇木烽燧、柳樹泉的下馬不拉克烽燧、巴裏昆三塘湖烽燧、伊吾前山闊吐爾肖納烽燧。它們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而現今保存的絕大部分烽燧則都是清代建築的。目前烽燧分佈密度最高的是巴裏坤縣城往西至薩爾喬克一線,這裏每隔2—3千米就有一座,連綿相望有13座之多,城如岑參詩所雲:“寒驛遠如點,邊烽互相望”,蔚為絲綢之路的一大壯觀!薩爾喬克烽隧和巴裏坤南湖濱的兩個烽燧形狀基本相同,基座成正方形,隧體為向上收縮的棱柱形,均為夯土建築,夯土中夾有紅柳枝,並多用圓木構架。薩爾喬克烽隧長寬

各8米,高7米多,隧體上下穿架著四層直徑8釐米左右的木棍。巴裏坤湖濱烽隧離公路400米,隧題高大完整,長寬均達10米以上,高9米多,隧體中穿鑿的圓木直徑粗達25釐米,烽隧東南還有積新薪院落遺址。在落日餘暉下串聯一線的巴裏坤烽隧顯得格外的古樸、嚴整,它再現了古絲路昔日的輝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