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舒適退休之資金篇 準備好充足的退休金

想要舒舒服服地度過退休時光,資金儲備當然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在積累退休金的方式和過程中,我們不妨借鑒一下海外流行的「金字塔」模式。

退休金的主要來源

在經濟發達的社會,一般而言,每個人的養老保障由三部分構成,一是社會基本養老保險,這部分比例大約占養老金總數的30%。二是企業為員工準備養老的企業年金,比例也是30%左右。三是個人為養老準備的資金,包括保險、基金、房產等等金融資產,這部分比例大約占養老金總數的40%。就像一個金字塔機構,可參見圖1.

在我國,由於企業年金(或稱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起步不久,具體的配套政策等還有待完善和明確。而且,最重要的是最終的選擇權和主動權都在企業手裡,員工個人是無法掌控的,因此企業年金這一塊的比例,對很多人來說幾乎為零。

我國居民的退休金儲備來源,主要還得靠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占比30%~55%)和個人理財類儲備金(45%~60%左右),其它可能還包括企業年金和一些子女贊助等。為此,想要舒適退休的人士,不妨將自己的資金儲備比例做一些個性化的調整。可參看圖2的比例。

社保養老金:只能解決溫飽

「養老啊,我們不是都有社保麼,退休以後每個月可以從政府那裡領取一定的退休金啊。」現年47歲的蔣先生是上海一家大型國有企業的員工,在他眼裡,最先能想到的養老工具,就是社會基本保障的養老保險。

的確,作為人們最熟悉的「養老第一支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在每個國家都普遍存在。通常的做法都是,在人們工作的時候,在政府法律強制執行下,每個月由企業和個人繳納一定比例的社保養老金,等到職工退休後,就可以領取一定的退休金,作為維持老年生活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但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劇,目前各國養老金都普遍出現了「累積速度趕不上支出速度」的尷尬局面,政府的養老壓力越來越大。而在我國,由於社保養老制度開始建立的時間比較短,「運行缺口」始終存在,因此導致社保養老的替代率(退休後領取的社保養老金占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的比率)比較低,不同收入層次的人們,社保養老替代率在30%~60%左右不等,收入越高者,被社會統籌掉的部分越多,替代率越低。換言之,通常依靠社保金養老只能「餬口」,而不能享受到高品質的老年生活。

如果想要舒適退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只能作為一個基礎、穩定的資金來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