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舞伎圖》

唐 絹本 設色新疆吐魯番 阿斯塔那唐墓出土 縱15、7厘米
絹畫殘片是解放前日本大谷光瑞的「大谷探險隊」在阿斯塔那墓中發掘盜走的,應是屏風畫的殘片。與此畫同時出土的還有先天二年(713年)和開元二年(714年)的帳記文字,因此,可推知作畫年代約在開元以前。
絹畫上的婦女身著時髦的大翻領胡服,頭梳驚鵠髻,額描花鈿,左手上舉至肩,應是畫在屏風上的舞伎。
「阿斯塔那」是回鶻(維吾爾族的前身)語「京都」的意思。這裡埋葬著從西晉初年到唐代中期的大批達官貴人,而絕大多數是內地人的後裔。這一古墓群中有一部分是初唐當地豪族張氏的墓葬。吐魯番地區自兩漢以來,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中原與西域、漢族與當地少數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到了唐代,這種交流更為密切。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在這裡設置西州都督府,加強行政管轄,促進了這一地區的經濟文化的發展。
張氏家族墓葬中保存的初唐時期絹畫殘片,一定程度上顯示了當時我國西域地區與中原地區繪畫發展的某些一致性的特點,從中可以看出當時以中原地區為代表的漢文化傳統的繪畫與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繪畫之間的某些內在聯繫和相互影響。
把此墓絹畫與它同時期的西安發現的唐永泰公主李仙蕙墓壁畫《宮女》(706年)聯繫起來考察,不難看出,在人物造型和用線方面極為接近。屏風上所繪的舞伎臉型長圓面豐腴,雖在整體感覺上仍有清秀的特點,但它那飽滿的面型,已透露出侍女僵人物造型向盛唐的豐滿圓臉過渡的趨向。用線的簡潔流暢、運筆注意起落轉折和輕重起伏、以柔弱或勁健的線條分別表現眉目肌膚造型上變化,都體現了當時繪畫方法的一引動共同特點。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