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卡爾·威特:全能教育法 天才取決於後天的教育 ï

愛爾維修說:「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卡爾·威特常向別人宣講這一道理。



    這個現代人已經完全接受的觀點,在當時卻並不容易為人所接受。社會上存在著兩種完全不同的天才觀。一種強調的是天賦,認為人的命運是由其天賦的大小決定的,而環境的作用是次要的。另一種強調的是環境作用,認為天賦的作用並不重要。這兩種觀點的代表人物分別是盧梭和裴斯塔洛齊。愛爾維修是裴斯塔洛齊派的先驅者,他堅信:人剛生下來時都一樣,僅僅由於環境,特別是幼小時期所處的環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則變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材。



    威特的父親顯然受到過愛爾維修學說的感化,認識到後天教育對於孩子成長的意義,正如我們在上面已提到的,在威特父親對兒子的培養過程中,他一直受到那些被冠以教育家頭銜的人們的敵視,因為他的教育觀念冒犯了這些權威們業已成形的信條。與愛爾維修有所不同的是,威特承認孩子的稟賦是有所不同的。有人攻擊他說他不承認孩子之間的天賦差異,他非常不能苟同。



    他認為,孩子的天賦當然是千差萬別的,有的孩子多一點,有的孩子少一點。假設我們最幸運地生下一個稟賦為100的孩子,那麼生就的白癡其稟賦大約只能在10以下,而一般孩子的稟賦大約只能在50左右了。



    如果所有孩子都受到一樣的教育,那麼他們的命運就決定於其稟賦的多少。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們的稟賦連一半也沒發揮出來。比如說稟賦為80的,可能只發揮出了40;稟賦為60的,可能只發揮出了30。



    因此,倘若能乘此之虛,實施可以發揮孩子稟賦八到九成的有效教育,即使生下來稟賦只有50的普通孩子,也會優於生下來稟賦為80的孩子。當然,如果對生下來就具備80稟賦的孩子施以同樣的教育,那麼前者肯定是趕不上後者的。我們不要悲觀,因為生下來就具備高超稟賦的孩子是不多的,大多數孩子,其稟賦約在50左右。



    威特進一步論及,縱觀有史以來的偉人和天才,他們大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倘若能給他們以再高明一些的教育,那他們一定會更偉大、更健康、更和善、更寬大、更出色、更聰明、更正直、更博學、更謙虛和更堅強。一言以蔽之,就會成為更加盡善盡美的偉人和天才。



    如果對生下來就具備高超稟賦的孩子施以高明的教育,那他的發展就是不可估量的。但遺憾的是,生來稟賦高超的孩子為數甚少。



    為此,卡爾?威特認為,對孩子的教育必須與其智力曙光同時開始,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天才。為了進一步說明這個道理,威特舉了橡樹的例子。



    如果按照理想狀態生長的話,一棵橡樹可以長成30米高,那麼我們就說這棵樹具有能夠長到30米高的可能性。同樣的道理,一個兒童,如果按照理想狀態成長,能夠長成一個具有100度能力的人,那麼我們就說這個兒童具備100度的潛在能力。可是,要達到理想狀態,總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即使橡樹具備長成30米高的可能性,要真長成30米高還是很困難的,一般可能是12米或者是14米左右。假若環境不好,則只能長到6~9米。但是,如果給它施肥等等,好好侍弄,則可長到18米或者21米,甚至也可以長到25米或27米。同樣的道理,即使是生來具備100度能力的兒童,如果完全放任不管,充其量則只能成為具備20度或者3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說,只能達到其潛在能力的二成或者三成。但是,如果教育得好,那麼就可能達到具備60度或者70度,乃至80度或者9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說可能實現其潛在能力的六成或者七成,甚至八成、九成。教育的理想就在於使兒童的潛在能力達到十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