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鈞瓷之都的華麗轉身v1

2007年11月,世界再次聚焦禹州。
  11月18日,中國禹州第四屆鈞瓷文化節將盛裝開幕,全國九大瓷區的主要負責人、代表企業和藝術家將聚集禹州,國內30多個省市、國內外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陶瓷藝術愛好者都將來到禹州。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鈞瓷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征服世人的同時,也將國內外的目光吸引到了禹州——這座被稱為鈞瓷之都、中國陶瓷文化之鄉的城市。

  禹州,這座充滿人文魅力和經濟活力的城市,這座奮力崛起、自強不息的城市,這座集能源、中藥材、陶瓷、旅遊於一體的城市,將再次綻放其絕代風華。

  禹州文化底蘊深厚,夏禹文化、鈞瓷文化和中醫藥文化代代傳承、綿延至今。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禹州市委、市政府領導又以建設者的姿態提出了「謀求大發展、實施大開放、建設大禹州」的宏偉目標。

  禹州,曾經有「煤海」、「藥都」、「瓷都」之稱,曾經是一座資源性的城市,在經歷了一系列痛苦而漫長的嬗變之後,如今,已經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轉身,走出了一條和諧發展、變革創新的大禹州之路。

  鈞瓷的前世今生

  鈞瓷,是禹州人驕傲,更是所有中國人的驕傲。

  到禹州,不能不去神垕鎮。中國是瓷器的故鄉,而禹州則是中國瓷器的重要發祥地,是著名的「中國陶瓷文化之鄉」。而神垕鎮,更是鈞瓷的發源地。

  行走在神垕鎮古樸斑駁的老街上,每一棵樹和石頭似乎都刻滿了歲月的痕跡,隨處可見的鈞瓷碎片更讓人感覺藝術品的脆弱和珍貴。高聳的煙囪似乎靜靜地訴說著鈞瓷的一世繁榮和千年回憶,恍然有穿越時空之感。

  而鈞瓷的前世今生更讓人感慨萬千,一部鈞瓷發展史,也就是一部濃縮的中華民族的興衰史。

  「鈞瓷始於唐,盛於宋,是中國古代的名窯奇珍,為宋、元、明、清四朝寶瓷,現為中國五大名瓷之一。每當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之時,鈞瓷藝術就大放光彩;每當戰亂頻發、連年災難之時,鈞瓷藝術便一再受挫。」禹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運璽一語中的。

  北宋徽宗時期,鈞瓷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徽宗下令設立了專門為皇宮燒製珍品的「官窯」,並把鈞瓷列入皇室的「御用珍品」,規定民間不得使用。而位於禹州市城北的宋官窯遺址,正是當年為皇室燒製珍品的地方。

  鈞瓷以其貴、神、奇、妙四大特點堪稱瓷中極品,被譽為中國「五大名瓷」之首,湖光山色、雲霞霧靄、花鳥蟲魚等變化無窮的圖形色彩更讓鈞瓷韻味無窮,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之說。

  宋朝「靖康之變」後,宋室南遷,官鈞窯停燒,鈞瓷一時受挫。到金、元時代,鈞瓷有了新的發展,各地爭相仿製,風靡一時,鈞窯播火全國。元末明初,因戰亂和災荒,鈞窯生產漸衰。明、清時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諸名窯衰退,鈞窯也基本停燒。清朝晚期,鈞瓷復甦。到光緒三十年(1904年),神垕鎮燒製鈞瓷者已有十餘家。民國年間,因戰亂、災荒頻繁,鈞瓷生產舉步維艱。至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後,因大旱和政局混亂,藝人外流,鈞瓷生產趨於停產狀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