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璽印的起源儘管還有爭議,但三千年前的春秋時期已經有璽印出現的意見是比較一致的。《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中,記載著與「璽」有關的文字。這些足以證明早在春秋中期,印章已應用於社會活動中。但是,西周至春秋這數百年的時間中至今尚無可靠的璽印實物或沒有充足的資料發現,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戰國古璽。
戰國時的印章,統稱為「璽」。古璽的許多文字,我們現在還不能完全認識。朱文璽印都出於鑄造,大都配上寬邊,印文線條細如毫髮,形成鮮明的對比;白文古璽加有邊欄,或在中間加一豎界格,文字或鑄或鑿。戰國古印,私璽形狀較官璽小,適宜佩帶;以方形為主,還有各種不規則的形狀,內容除姓名、官職外還刻有吉語和生動的動物圖案以及大型烙馬印等等;材料上也有金、玉、陶等多種材料出現。 這些古璽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徵:
一是逐漸形成了適合於璽印印面的文字體系;
二是陰文璽大量出現,這顯然也是實用的方便所致;
三是印面形式變化極為豐富,充分地展現了當時崇高個性與形式的審美取向;
四是由於文字的演變、分化及諸侯割據等,使璽印文字與風格呈現出明顯的區域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