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略談哥窯-1/2

關於哥窯的文獻記載最早可見於明代《宣德鼎彝譜》:「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各窯器皿……」,由於柴窯被傳為五代所燒,故後世只列五大名窯,即官、哥、汝、定、鈞。
 
  作為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歷來受到收藏家、鑒賞家、考古學家等專家學者的重視和關注,對哥窯的課題研究從未間斷且方興未艾。隨著文獻資料的不斷發現和考古資料的不斷充實,對哥窯的認識已漸趨清晰。然而,由於缺乏同代文獻,且後代文獻常是一鱗半爪,零零碎碎,有的還互相矛盾,目前仍無法揭開層層面紗,呈現它的真實面目。雖然數十年來與哥窯相關的考古實物資料不斷增多,並且也依據這些實物資料解決了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但在驚喜之後,驀然回首,人們發現,這些實物資料以及由此而得出的結論往往與文獻記述無法對應,有些甚至南轅北轍。因此,哥窯問題依然迷霧重重。
 
  哥窯恰如一顆色彩絢麗光芒四射的夜明珠,人們只能遠望它耀眼的光環,而無法目睹它真實的風采。
 
  與哥窯相關的文字最早見於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孔齊的《至正直記》:「乙未冬在杭州時,市哥哥洞窯者一香鼎,質細雖新,其色瑩潤如舊造,識者猶疑之。會荊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窯絕類古官窯,不可不細辨也。」一般認為,這裡指的哥哥洞窯和哥哥窯即為哥窯,「絕類古官窯」也正與以後的文獻描述的哥窯特徵相符。其後明代《宣德鼎彝譜》說:「馬祖之神供奉獅首馬蹄爐,仿宋哥窯款式,爐高五寸六分……」,此文多處提到「仿宋哥窯款式」,因此哥窯被認為是宋代的名窯是順理成章的。
  現今發現的真正論及哥窯最早的文獻當推明代陸深《春風堂隨筆》:「哥窯,淺白斷紋,號百圾碎。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處州人,主龍泉之琉田窯,生二所陶青器純粹如美玉,為世所貴,即官窯之類,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窯。」陸深,字子淵,上海人,弘治十八年進士,卒於嘉靖二十三年(1545年)。文中明確了哥窯燒造於龍泉的琉田,琉田今名大窯,為龍泉窯的中心產區。然而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高濂的《遵生八箋》又有別論:「官窯品格大率與哥窯相同……二窯燒造種種未易,悉舉例可見,所謂官者,燒於宋修內司中,為官家造也,窯在杭之鳳凰山下……哥窯燒於私家,取土俱在此地。官窯質之隱紋如蟹爪,哥窯質之隱紋如魚子,但汁料不如官料佳耳……」,文中「取土俱在此地」已將哥窯產地定為杭州。這一前一後的兩種說法,是明代文獻中最典型的關於哥窯的「產地說」。

  明末和清代,論及哥窯的文獻越來越多,但多為抄錄詮釋前人著作的產物,沿襲《春風堂隨筆》和《遵生八箋》之說。然而對於哥窯器物特徵的描述倒是越來越具體,越來越清晰。綜合各類文獻資料,哥窯的特徵為:胎色黑褐,釉層冰裂,釉色多為粉青或灰青。由於胎色較黑及高溫下器物口沿釉汁流瀉而隱顯胎色,故有紫口鐵足之說;釉層開片有粗有細,較細者謂之「百圾碎」。根據文獻提供的線索,人們在浙江龍泉的大窯和溪口找到了生產類似器物的窯址。其產品為黑胎開片,釉色以粉青和灰青為主,單色紋線,應為入土所致,用墊餅墊燒。上述特徵及燒造年代均與文獻所述完全相符。至此,宋代五大名窯的哥窯已成定論,其燒造年代為南宋中晚期,產地為浙江龍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