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雙魚<。)#)))≦生活社區's Archiver

lilichen3729 發表於 2012-4-30 10:32

正版“俄羅斯”

紅場和克裏姆林 莫斯科,無論對於西方人或者東方人來說,都曾經是那麼的遙遠。

    這是一座歐洲的城市,遠隔著烏拉爾山和西伯利亞,縱貫了洶湧浩蕩的伏爾加河、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使得東方人難以望其雲霓;這又是一座東歐的城市,由於民族的和意識形態的距離,也使得西方人對它充滿神秘感覺。

    但是,莫斯科悠久的歷史沉澱,深厚的文化積聚,英雄的反侵略功績,和獨立堅強的民族性格,又總是吸引著全世界的關注。

    誰想瞭解這個國家,瞭解這個民族,瞭解這個城市,只有從紅場開始。

    紅場,位於莫斯科的中心,從北到南長659米,從東到西寬130米。是一塊略微高起的、有一點拱形圓弧的臺地。所以,無論你從什麼角度眺望,克裏姆林、瓦西裏升天大教堂、“古姆”市場、歷史博物館,在湛藍或者灰暗的天空中,都充分表現出或者雄偉或者綺麗的剪影。紅場邊上的紅色花崗岩的列寧墓,以及永遠燃燒著火焰的紅色的無名英雄墓,在克里姆林宮紅色圍牆的襯托下,不僅沒有黯然失色,而是更加的單純和深沉。對許多外國人來說,各國國家元首敬獻花圈和衛兵絲毫不差的換崗禮儀的場面,常常可以從媒體中看到。

    紅場上五彩繽紛的東正教“洋蔥頭”教堂,就是瓦西裏升天大教堂,位於紅場的南面。這是1555-1560年間,為紀念1552年攻克喀山,徹底打敗蒙古人對俄羅斯的入侵而建造的。建築師是巴爾瑪和波斯尼克。作為民族解放的紀念物,這座教堂一反常規,以外部形體為主,而內部空間卻十分狹小。同時,不把它造在克裏姆林之內,而且採用民間木結構教堂的形式,更加強了它的民族意義。教堂由9座墩式小教堂集合建造在一個共同的基座上。中央1個用帳蓬頂,高達46米,統率整體;外圈的8個,分別紀念戰役期間8天的當值聖人,都是飽滿的蔥頭形頂;其中4個六角形的墩式小教堂略高大,另外4個方形的比較矮小。高度的參差以及洋蔥頭頂和帳篷頂本身的向上動勢,造成整個教堂的升騰感。教堂用紅磚建造,細節用本色石頭製作。蔥頭頂以金色和綠色為主,間雜黃色和紅色。形體和色彩的多樣變化,表現了昂揚歡快的氣氛。

    廣場西側的克裏姆林,在俄語中是“內城”的意思。在十一世紀的時候,僅僅是占地1公頃的木頭小城堡,十五世紀以後開始建造了幾座石頭宮殿,幾經火災和戰亂而重建。周圍的城牆長2250米,建有20座尖頂塔樓。其中五個主要的塔樓在十月革命20周年的時候,裝置了紅寶石的五角星,每個重量都在1噸以上。最高的塔樓是面對紅場的斯巴斯基塔樓,建於1625年,是克里姆林宮的中央門樓,高踞群塔之上,是莫斯科城的標誌。人們從特洛伊茨基塔進入克裏姆林大門,左側就是政府和議會的辦公大樓。這是沙皇時代的樞密院大廈,建於1776-1787年,主要部分是高27米、直徑25米的圓頂大廳。現在飄揚著俄羅斯聯邦的白藍紅三色旗。內城裏面的“大克里姆林宮”建成於1838-1849年,長125米,裏面有700多個房間,和沙皇、皇后的居室連在一起,是歷史上和現在俄羅斯的政治中心。宮殿面對莫斯科河,從外面看是3層,實際上只有2層,上面一層是採光的巨大窗戶。宮殿內部富麗堂皇,到處是水晶吊燈、精美的雕塑和壁畫、奢華的傢俱和陳設。裏面的一個可以容納2500人的會議廳,經常作為國家最高級會議和禮儀的場所。伊凡大帝鐘摟位於克里姆林宮中央,是宮中最高的建築,共5層,高81米。鐘樓由義大利建築家於1505-1508年建造,平面為八角形。鐘樓裏有22尊大鐘,30多尊小鐘。鐘樓下麵石座上安放著世界第一大鐘。這口大鐘高4.16米,重200多噸。可惜鐘體崩裂了一大塊,掩倚在缺口上,重量也有11.5噸。據說1737年大鐘剛鑄完尚未出坑時,發生了一場大火,救火的水灌注在通紅的鐘體上,因為突然冷卻而發生了崩裂。從此大鐘被廢棄在坑裏。過了100年,直到1836年才被起出陳列。在離鐘王不遠的地方是炮王,炮王比鐘王更早,鑄造於1586年,重40噸,炮身長5米多,直徑近1米。放在炮王邊上的圓形炮彈是19世紀補鑄的。

    ????

    “????”,這是在俄羅斯地圖上很難找到的一個小島的名字,中文翻譯成“克謝”,或者“基謝”,或者“基日”,或者還有更多的不同音譯,都無法讓人聯想起什麼。如果說,這是一個“木屋之島”,如果您有幸看過一眼,也許今生不會忘記,來世不會拒絕。

    在俄羅斯西北部,距離聖彼得堡不遠,有著歐洲最大的兩個淡水湖泊。一個叫“拉德加湖”,有著一個以怪松懸崖著稱的“伏朗島”;另一個叫“奧涅加湖”,以幾十座、上百年的小木屋而遠近聞名。在俄羅斯的西北方,這是兩個最負盛名的自然和人文景區。而基日島的原木建築群,被俄羅斯人稱之為“沒有屋頂的博物館”。

    最早的聖拉劄茹茨小教堂建於十四世紀,是從姆羅姆遷移過來;而塔院中的三座主建築,仲裁教堂建立於1764年,中央帳蓬形鐘樓建於1874年。最大的基督復活教堂則建於1714年。湖濱的艾利劄洛夫家和奧什夫涅夫家建築於十九世紀,和北方多雪地帶的尖頂建築相反,這座農舍有著結實而平緩的屋頂,優良粗重的原木,也許足以承載厚厚的積雪。從伏爾克斯特洛夫農莊遷移來的磨坊和風車,是十九世紀俄羅斯鄉村常常能見到的。

    木頭房子全部採用紅松木和橡木建成。從碩大的構件,寬厚的樓板,輕靈的風車葉片,直到高入雲天的“洋蔥頭”,全部都是用木頭作成。最大的一些屋架、牆面、柵欄,都是用整根原木,稍施斧鑿,疊嵌而成;而窗框、屋簷、欄杆和一些小的構件,則不乏精雕細琢、自由流動的對稱的圖案,具有濃郁的俄羅斯鄉村氣息。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碩大的“洋蔥頭”上密佈的細小鱗片,也是用松木一片片雕刻出來、鑲嵌上去的,其中絕對沒有一根釘子。一色的木頭,質地相似,變異相近,色彩相同,渾然天成。使得整個建築堅固而有韌性,無論風雨嚴寒,蔚然卓立。建築時代是建築材料的時代,什麼樣的材料規定了有什麼樣的建築和建築風格。許多民族都經歷了木建築的時代,木屋裏有許許多多的夢幻和想像。木頭大屋頂,也許比較鋼鐵和玻璃,更適合掩庇、溫暖和親近從莽野中走來的人。沒有石頭的沉重、水泥的粗率、鋼鐵的冷漠,木頭的感覺------太好了。

    木建築的類型,主體是宗教建築,在教堂裏面有著十七---十八世紀精美的宗教繪畫和陳設,不少壁畫還是教堂初建時的作品。磨坊當然已經不再磨面,風車仿佛仍然在流雲夕陽下轉動。牛棚搭在平緩的坡地上,下麵是草的綠色,上面是天的藍色,牛棚是很隨意的幾筆黑色,旁邊又有一叢紅色,所有的顏色都那麼純淨,那麼有意無意地相互掩映。民居中充滿了俄羅斯鄉村風情。屋內陳設了俄羅斯花紋的窗簾,鍛鐵架子上夾著燃燒的松明子,盛妝的俄羅斯姑娘介紹和表演著木頭器具的使用方法。如果是每年6月下旬的白夜時到來,一定可以看到場面上熊熊的篝火和狂歡的場面。小島上的幾十米長碼頭岸線、幾百米長的道路,也都是用厚實的木板建成。城市來的人走在或者架空、或者陷入泥沼的木板路上,體會的是奢侈到心顫的感覺。

    木頭教堂在不同的光線下展現著不同的色彩。無論是春夏秋冬、雨雪晨昏,木頭的牆面和屋頂都在變換著顏色。在鉛黑的烏雲下麵,“洋蔥頭”是暗灰色的;而忽然遠處有一片晴空,“洋蔥頭”立刻就變成了銀白色;正面的光照下,據許多俄羅斯人的介紹,會有一種升騰而去的感覺;而在澄淨明透碧或者飛紅亂紫的逆光背景下,一種透明的黑色描繪的奇曲玄妙的剪影,似乎更表現了建築的本意和本色。

    小島是纖塵不染的淨土。春天有空曠的牧場和遍野無名的小花;夏天到午夜仍然是黃昏依舊的漫長“白夜”;秋天最惹人的是曠夜中富有神韻的教堂尖頂上那一輪離人特別近的明月;而冬天,湖水冰凍三尺有餘,在一片白茫茫大地中眼空無物的時候,忽然從狗拉雪橇上暮然看見它的奇妙的屋頂,也許隨之而來的“發現”和“成功”的感受,不下於在極地旅行中看見了人類!

    小木屋文化,是大自然豐富資源的恩賜,也是大自然嚴酷氣候的驅使。我們讚歎從貝加爾湖到聖彼得堡五天列車旅途的綿延不絕的森林,慨歎廣袤大地上稀少的村落和人口密度,感歎自然資源良好的保護和再生狀況。同樣,也欣賞俄羅斯農村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自古以來的“森林木屋”中的無數神奇的故事。在俄羅斯經典作家、經典畫家、經典電影中,我們知道它的一小部分;但也許,我們所知道的永遠是它的一小部分。

    在基日,我們找回了人類昨天的夢。

    美麗的莫斯科,難忘的俄羅斯!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