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雙魚<。)#)))≦生活社區's Archiver

Persis2791 發表於 2010-2-20 13:03

泰姬陵的建築巧思

泰姬陵的構思和佈局充分體現了伊斯蘭建築藝術莊嚴肅穆、氣勢宏偉的特點,整個建築富於哲理,是一個完美無缺的藝術珍品。所有遊客都把印度人民的這一非凡傑作稱為印度的奇珍。
這座伊斯蘭風格的建築外形端莊宏偉,無懈可擊,寢宮門窗及圍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鏤雕成菱形帶花邊的小格,牆上用翡翠、水晶、瑪瑙、紅綠寶石鑲嵌著色彩艷麗的藤蔓花朵。
泰姬·瑪哈爾的工藝成就首先在於建築群總體佈局的完美。佈局很單純,陵墓是唯一的構圖中心,它不像胡瑪雍陵那樣居於方形院落的中心,而是居於中軸線末端,在前面展開方形的草地,因之,一進第二道門,有足夠的觀賞距離,視角良好,仰角大約是1:4.5。建築群的色彩沉靜明麗,湛藍的天空下,草色青青托著晶瑩潔白的陵墓和高塔,兩側赭紅色的建築物把它映照得格外如冰如雪。倒影清亮,蕩漾在澄澈的水池中,當噴泉飛濺,水霧迷時,它閃爍顫動,倏整倏散,飄忽變幻,景象尤其魅人。為死者而建的陵墓,竟洋溢著樂生的歡愉氣息。
泰姬·瑪哈爾的第二個成就是創造了陵墓本身肅穆而又明朗的形象。它的構圖穩重而又舒展:台基寬闊,和主體約略成一個方錐形,但四座塔又使綜輪廓空靈,同青空相穿插滲透透。它的體形洗練:各部分的幾何形狀明確,互相關係清楚,虛實變化肯定,沒有過於瑣碎的東西,沒有含糊不清的東西,誠樸坦率。它的比例和諧:主要部分之間有大體相近的幾何關係,例如,塔高(連台基)近於兩塔間距離的一半,主體的立面的中央部分的高近於立面總寬度的一半,立面兩側部分的高近於立面不計抹角部分的寬度的一半,其餘的大小、高低、粗細也各得其宜。它的主次分明:穹頂統率全局,尺度最大;正中凹廊是立面的中心,尺度其次;兩側和抹角斜面上凹廊反襯中央凹廊,尺度第三;四角的共事尺度最小,它們反過來襯托出中央的闊大宏偉。此外,大小凹廊造成的層次進退、光影變化、虛實對照,大小穹頂和高塔造成的活潑的天際輪廓,穹頂和發券和柔和的曲線,等等,使陵墓於肅穆的紀念性之外,又具有開朗親切的性格。
泰姬·瑪哈爾的第三個成就是,熟練地運用了構圖的對立統一規律,使這座很簡純的建築物豐富多姿。陵墓方形的主體和渾圓的穹頂在形體上對比很強,但它們卻是統一的:它們都有一致的幾何精確性,主體正面發券的輪廓同穹頂的相呼應,立面中央部分的寬度和穹頂的直徑相當。同時,主體和穹頂之間的過渡聯繫很有匠心:主體抹角,向圓接近;在穹頂的四角佈置了小穹頂,它們形成了方形的佈局;小穹頂是圓的,而它們下面的亭子卻是八角形的,同主體呼應。四個小穹頂同在穹頂在相似之外好包含著對比:一是體積和尺度的對比,反襯出大穹頂的宏偉;二是虛實的對比,反襯出大穹頂的莊重。細高的塔同陵墓本身形成最強的對比,它們把陵墓映照得分外端遍地開花宏大。同時,它們之間也是統一的:它們都有相同的穹頂,它們都是簡練單純的,包含著圓和直的形式因互;而且它們在構圖上聯繫密切,一起被高高的台基穩穩托著,兩座塔形成的矩形同陵墓主體正立面的矩形的比例是相似的,等等。除了對比著各部分有適當的聯繫、呼應、相似和彼此滲透之外,它們之間十分明確的主從關係保證了陵墓的統一完整。
凡是見過泰姬陵的人,都被它那潔白晶瑩、玲瓏剔透的身影所傾倒。這是一座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宮殿式陵園,是一件集伊斯蘭和印度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古代經典作品。人們譽它為印度的驕傲,稱它為世界7大奇蹟之一。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風流名士歌頌她、讚美她。然而,泰姬陵的命運並非都像讚賞者所希望的那樣美好和圓滿。從它被建成起至今,就像它所埋葬的泰姬那樣,一直充滿著哀怨和憤恨。難怪連印度詩翁泰戈爾都說,泰姬陵象“一滴愛的淚珠”。
就在泰姬陵建成大約一個世紀之後,整個南亞次大陸淪為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征服者不僅掠奪了印度的財富,還要毀滅它的文明。據前不久英國出版的《泰姬陵》一書披露,印度淪為殖民地期間,德里的紅堡曾被改建為兵工廠,阿格拉的古堡曾被徵用為軍營,西坎德拉花園成了英國工程師的“療養所”,而泰姬陵則改成了英國青年們娛樂的舞廳。他們還將泰姬陵開闢為野餐的場所,還將鐵鎚、鑿子帶了進去,以便在酒醉飯飽之後敲鑿陵墓上的寶石和珍珠。更有甚之,當時英國在印度的總督還制訂了一個拆掉泰姬陵拍賣的計劃,連施工機械都已經開進了陵園。後來由於在倫敦的第一次拍賣宣告失敗,才放棄了這一計劃,使泰姬陵有幸得以保存。
印度獨立後,泰姬陵固然成了印度普通人可以遊覽的景點。但是,由於長期不注意環境保護和無休止的低水平開放,泰姬陵的許多部位遭到了不可修復的破壞。大理石台階已經磨損和出現裂痕,精美的雕刻和寶石鑲嵌也遭損壞。如果成千上萬的遊客繼續無節制地湧入這座陵墓,泰姬陵受到的破壞將不可挽回。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